返回
新闻资讯
分类

二季度公募基金规模竞赛结果揭晓:汇添富超越招商跃居第九,鹏华逼近5000亿规模,海富通成为黑马

日期: 2025-07-23 浏览次数 :4

新盛公司官网19728795768同步威在2025年第二季度结束之际,公募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已经明朗。据Wind数据(截止7月22日)显示,行业呈现出“头部稳固、中部竞争激烈、尾部迅速上升”的三大特点,一场无声的规模竞赛在各梯队中悄然展开。

TOP10榜单:稳中有进,暗流涌动

数据来源:Wind 最新规模截止至20250722 上季度规模截止至20250331

非货币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前十的依次是:易方达基金、华夏基金、广发基金、富国基金、嘉实基金、南方基金、博时基金、华泰柏瑞基金、汇添富基金、招商基金。

进一步分析,与一季度末相比,易方达和华夏基金的非货币规模均成功跨越了关键的整数关口。易方达的非货币规模超过了1.4万亿,而华夏基金则超过了1.2万亿。

就规模增长速度而言,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本季度的规模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4%,嘉实基金、华泰柏瑞基金、富国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增长速度也均超过了10%,汇添富基金、广发基金和博时基金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8%。

与此相对,招商基金是TOP10中唯一一个规模出现双降的机构(年初下降281亿,季末下降177亿),其守位压力明显。

汇添富基金在本季度实现了显著的“逆袭”,规模环比增长481亿元,排名从第十位上升至第九位,超过了招商基金。

在TOP11至20的阵营中,这些机构的规模正迅速逼近前列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

数据来源:Wind 最新规模截止至20250722 上季度规模截止至20250331

公募机构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排名的第11至20位分别是:鹏华基金、景顺长城基金、国泰基金、工银瑞信基金、华安基金、天弘基金、中欧基金、永赢基金、中银基金、兴证全球基金。

进一步分析,鹏华基金的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接近五千亿元,本季度规模激增525亿元,环比增长11.9%,是前二十名中增长最快的,对进入前十名位置虎视眈眈。

得益于指数基金的扩张,国泰基金本季度规模增长471亿元,环比增长12.6%,排名上升至第13位,展现出冲击更高排名的潜力。

景顺长城基金规模季度增长368亿元,目前非货币型基金规模为4659.77亿元,环比增长8.6%,增长动力略显不足。

兴证全球基金通过债券和指数基金的发力,规模季度增长269亿元,环比增长超过10%。

在TOP21至30的阵营中,竞争激烈,黑马频现。

数据来源:Wind 最新规模截止至20250722 上季度规模截止至20250331

在21至30名的“腰部阵营”中,竞争气氛尤为激烈。

公募机构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排名21至30位的分别是:兴业基金、交银施罗德基金、大成基金、平安基金、银华基金、国寿安保基金、建信基金、海富通基金、上银基金、华宝基金。

具体分析,兴业基金在腰部阵营中表现突出。兴业基金规模季度增长442亿元,环比增长近20%,排名从第23位上升至第21位,以2735亿元的总规模紧随第20位的兴证全球基金(2894亿元),两者之间的差距仅约159亿元,“兴业系”内部的竞争一触即发。

海富通基金实现了“大跃进”,成为最大的黑马。其规模单季增长559亿元,环比增长高达45%,排名飙升到第28位,非货币型基金最新规模达到1803.87亿元。

大成基金稳步上升,规模增长228亿元,环比增长近10%,排名上升至第23位,非货币型基金最新规模为2522.14亿元。

建信基金的增长动力略显不足,非货币型基金最新规模为1915.49亿元,较一季度末仅增长16.62亿元,增速不足1%。

在TOP31至40的阵营中,竞争格局出现剧烈分化,增长呈现出两极化趋势。

数据来源:Wind 最新规模截止至20250722 上季度规模截止至20250331

公募基金非货币型基金的规模排名31至40位依次是:浦银安盛基金、上海东方证券资产、万家基金、民生加银基金、鑫元基金、国投瑞银基金、长城基金、国联基金、农银汇理基金、创金合信基金。

其中,创金合信基金单季规模大幅增长161.46亿元,是尾端十家基金中增幅最大的,自年初至今增长了166.83亿元,显示出其持续的增长动力,这或许得益于其主动管理类产品的发力。

上海东方证券资产和国联基金表现出色。上海东方证券资产单季增长150.82亿元,凭借券商系的优势迅速上升;国联基金单季增长134.55亿元,增速仅次于创金合信,其排名有望继续提升。

万家基金和国投瑞银基金面临掉队风险。万家基金单季规模减少72.98亿元,年初至今规模下降179亿元,是组内规模降幅最大的,面临着规模和排名的双重压力,几乎要跌出前40名。国投瑞银基金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,其产品线可能需要调整。

分析指出,从第二季度的公募基金规模排名来看,可以观察到以下三大趋势:

一是头部效应明显,内部竞争激烈:前十名的门槛已升至5334亿元,排名稳定,但规模增速的差异表明内部竞争仍在持续。

二是第二梯队竞争力强:以鹏华、国泰为代表的11-20名机构的增速引人注目,尤其是鹏华的规模接近5000亿元,未来前十名的格局可能被打破。

三是腰部位置变动频繁:21-40名区间的机构规模相近,增速差异大,如海富通单季增长559亿元,而万家基金则暴跌73亿元,排名更替最为频繁,成为行业格局中最大的“活力源”和“火药桶”。

在市场波动中,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了产品力、渠道力和战略决断力的综合较量。随着夏季的躁动逐渐平息,下半年的规模争夺战可能已经在暗中悄然展开。